近日,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8个月婴儿。家长说,孩子身体一直好好的,突然不吃不喝还呕吐。

医生发现孩子肚子胀胀的,有肠梗阻症状。正在医生努力寻找病因时,孩子突然又呕吐了,还吐出2颗彩色小球。

家长说,孩子有个3岁大的姐姐,几天前姐姐曾拿着“水宝宝”在弟弟身边玩,大家猜测,应该是姐姐把“水宝宝”当成糖豆喂给弟弟吃了。

取出直径超2厘米的“水宝宝”

吐出几颗“水宝宝”后,孩子还是吃不下东西,肚子仍旧鼓鼓的,手术中,医生找到一颗“水宝宝”。这颗“水宝宝”在孩子体内吸水后膨大,直径超过2厘米,完全卡住了肠道,很可能导致肠道破裂,引发严重后果。

再来看一件类似的事情,小欣的母亲外出购物。由于出门时答应女儿买糖给她吃,于是在家门口小超市,她购买了许多种糖果,她当时拿瓶装的水宝宝时,发现很像女儿平时喜欢吃的五彩糖,超市老板因为忙的缘故,也没有告诉她是“水宝宝”。回到家后,她开始做家务,丈夫负责喂女儿吃糖果。

“就是把‘水宝宝’倒在手心,一把一把地喂。”小欣母亲说,直到女儿吃完了,她发现地上有一颗,于是捡起来放到嘴里,不甜,而且很硬,吐出来仔细一看,她才发觉原来不是五彩糖,而是“水宝宝”。

但此时,一瓶“水宝宝”都已被女儿吃完,到底有多少颗,她也不清楚,于是就让婆婆到超市买一瓶一模一样的“水宝宝”回来,仔细一数,多颗!由于知道“水宝宝”遇水会迅速膨胀”,一家人立刻医院,医院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

医师看到为小欣检查所拍的片子时,着实吓了他们一条,胃子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球状物体,因为就医及时,院方建议保守治疗,即通过药物促进小欣的肠蠕动,然后自行排出。

服用药物后,当天夜里,小欣就排出10多颗已开始膨胀的“水宝宝”,小欣每次排便后,她的家人都会用手机拍下来,然后把照片放大,仔细数排出的“水宝宝”颗数。

截至3日中午,通过药物促进肠蠕动,小欣体内多颗“水宝宝”已自行排出多颗,剩余的估计在24小时内能自行全部排出。

水宝宝,又称水精灵、海洋宝宝、泡大珠、水晶泥、吸水弹。它是一种圆珠形吸水树脂,即强亲水性基团材料经交联形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因其具有吸水保水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盆栽保水、室内装饰等。

水宝宝的产品外观为胶丸大小的彩色或透明小珠子,放在水里浸泡后,吸水膨胀,体积变大。有些商家利用此特点,将其包装后当做玩具售卖;另外,部分弹射玩具中使用水宝宝作为弹射物,又称吸水弹、软珠弹。

近年

孩子误食“水宝宝”的

新闻屡见不鲜

???

年10月8日,淮安1岁男童误食玩具“水宝宝”,家人是在孩医院的,孩子不但出现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而且已因脱水而失去知觉,好在医护人员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手术,顺利取出一枚已膨胀如乒乓球大小的“水宝宝”。

水宝宝吸水膨胀

儿童误食或堵塞呼吸道致命

水宝宝属于小零件,由于其形状、颜色、体积的缘故,可能被儿童误认为食物,导致儿童误吞或吸入。水宝宝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进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胀,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可能会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甚至会造成肠穿孔、肠坏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碎片易粘附手指

揉眼或致儿童眼球划伤失明

另外,有伤害案例表明,儿童在玩耍水宝宝时,其碎片粘附在手指上,用手揉眼时,水宝宝的碎片会划伤眼球,导致晶体感染,可能引起失明。国内已发生多次类似的伤害事故。

误食症状似流感

易造成误诊延误救治需谨慎

如果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水宝宝产品,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水宝宝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

在已发生的事故中,部分儿童在吞食水宝宝的初期仅表现出疑似流感症状,有可能造成误诊,延误救治,会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伤害事故频发

质检总局发布水宝宝消费预警

近年来涉及水宝宝产品的伤害事故频发。为保护儿童免受此类产品伤害,国家质检总局已发布关于水宝宝的消费预警。

家中有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将家中小物件放好,由于这个阶段的宝宝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好奇心强,防范意识薄弱,最易误吞东西。

很多在成年人眼里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就很有可能成为伤害宝宝的致命“武器”。应经常提醒孩子不要随意吞食东西,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体积小的物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合自宁波晚报、广州日报、发现番禺

编辑:丽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梅州热点新闻!

推荐阅读

?2块钱的维C和98块钱的维C,差哪儿了?答案竟这么简单…

?“找不回来坚决不结婚!”准儿媳拒婚,只因公婆弄丢她这件东西…网友怒了

赞赏

长按







































北京的白癜风那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