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

一、概述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统称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二、病因及类型

1.按病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1)肠腔阻塞,寄生虫、结石等;2)肠壁病变,肠扭转、肠套叠、炎症;3)肠管受压,黏连、坎顿性疝、肿瘤。

(2)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多见于,腹部大手术、腹部创伤、弥慢性腹膜炎;痉挛性,少见。

(图片来源网络)

(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有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而无肠管血循环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有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同时发生肠壁血循环障碍。

3.按肠梗阻程度分类: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类: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5.按发病轻重缓急分类: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三、临床表现

1.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

2.呕吐:梗阻部位越高,呕吐越早、越频繁。

3.腹胀:低位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明显。

4.排便排气停止:是判断完全性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重要标志。

5.腹部体征:机械性肠梗阻时伴有肠型或蠕动波。若局部压痛伴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可闻及金属音。

(图片来源网络)

四、检查

X线立位腹平片检查:梗阻发生后的4~6小时,腹平片上即可见胀气的肠袢及多数气液平面。如立位腹平片表现为一位置固定的咖啡豆样积气影,应警惕有肠绞窄的存在。

(图片来源网络)

五、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般成人症状较轻的约需补液ml,有明显呕吐的则需补ml,而伴周围循环虚脱和低血压时则需补液ml以上。

2、胃肠减压

解除肠膨胀,避免吸入性肺炎,减轻呕吐,改善由于腹胀引起的循环和呼吸窘迫症状,改善梗阻以上肠管的瘀血、水肿和血液循环。

3、非手术疗法

单纯性、不完全性、广泛粘连者,常选用非手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可观察24~48小时,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

4、手术疗法

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重;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特别是闭襻性肠梗阻;或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时,均应考虑手术治疗。①粘连松解术。②肠切除吻合术,小范围局限紧密粘连成团的肠襻无法分离,或肠管已坏死者;③造瘘术,肠管水肿明显,一期吻合困难,或病人术中情况欠佳。④肠外置术,病人情况极差,或术中血压难以维持。

六、预防宣教

1.对患有腹壁疝的病人,应予以及时治疗,避免因嵌顿、绞窄造成肠梗阻。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和治疗肠蛔虫病。

3.腹部大手术后及腹膜炎应很好地胃肠减压,手术尽力减轻或避免腹腔感染。

4.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

5.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

本文引用部分网络,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主编:郭书芹、王叙德。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