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8872657.html

他们扎根乡村——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编者的话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春泥,成为滋润乡村教育的沃土;他们是烛光,照亮了乡村学子走出大山的前程;他们用坚守播下希望,为乡村教育注入向上的力量,也见证了我市乡村教育的巨大变化。今天是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将版面留给可爱可敬的乡村教师,向坚守在教学一线的他们致敬!

苏效鹏

把满腔热血献给挚爱的孩子们

实习生张倩陇东报记者张昶昶

早在孩提时代,苏效鹏心中就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

年8月,初中毕业的苏效鹏通过乡政府及乡教委组织考试,成了环县南湫乡花儿山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他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年,在激烈的代课教师转正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转正资格,正式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从教三十余载,苏效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他挚爱的孩子们。每堂课前,他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创设切合教学内容的情景,构建各种教学模型,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力将每一节课都打造成高效课。课后,他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辅导,让学生们给他“上上课、讲讲题”,师生角色转换,学生乐此不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苏效鹏身患糖尿病多年,多种并发症使得他一步走不稳,都会引起全身疼痛。他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苏效鹏认为,老师的言谈举止,既在学生的监督之下,又在学生的效仿之中,比起单纯的说教,不如以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所以,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提醒自己首先做到忘我工作、刻苦钻研;当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就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他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便与学生一同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捡废纸了,有人主动打扫卫生了,有人开始帮助学困生讲题了……当他表扬学生时,同学们一致回答:“我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他的心灵,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苏效鹏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面对学困生,他努力寻找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和他们谈心、上门家访,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和鼓励。“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苏效鹏说,这是他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

“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三十余年的任教生涯,苏效鹏时时刻刻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理想,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用努力和真心书写着教育人生。

王存军

为乡村教育贡献光和热

陇东报记者范亮

“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在27年的教育工作中,王存军一直践行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这句名言。

王存军今年47岁,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镇原县新城镇郭沟圈小学校长。他把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立足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勤奋钻研业务,成为师生敬爱、家长认同的好校长。

王存军深知,只有搞好基础教育,才能为农村学子点亮人生。为了能让农村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路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王存军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年级和学生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在得法”为座右铭,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不同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孩子们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创新。

王存军不断学习先进理念,总结工作经验,他独立撰写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基于小班化的小学数学评价研究》等论文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他也成为新城镇数学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为了破解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王存军担任校长期间,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他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从培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同事关系入手,在了解人、懂得人的基础上教书育人、管理学校。他任校长17年来,学校工作一直名列全镇前茅,在学校任教的多名老师成为“全市模范教师”“全县模范教师”“全县优秀少先大队辅导员”“全市教学能手”和“全市教坛新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王存军始终坚守的准则。27年的坚守,让王存军成为学生眼中“衣着朴素、和蔼可亲、要求严格、爱护学生”的好老师,成为老师眼中“踏实勤奋、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公私分明”的好校长。从教以来,王存军先后获得“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庆阳市教育名师”“镇原县优秀校长”“镇原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说:“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加强学习,才能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为乡村教育继续贡献光和热。”

李雪玲

用心用情为祖国育“花朵”

陇东报记者魏博庆

在华池县列宁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用真心育人,以真情化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她,就是李雪玲。

年大学毕业后,李雪玲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11年来,她所教学科涉及初中数学、历史、政治、地理等。工作中,她不仅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还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总结实践中的点滴经验,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学教研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李雪玲始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处处关心帮助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多年来,她坚持边教边学,未教先学,向身边的老教师学教学经验,跟新同事探讨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评课及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成长。

在担任班主任兼年级组组长的3年时间里,李雪玲不断提升人格魅力,用一言一行去影响、熏陶学生。她在课堂上严要求,是学生的师长,在课余又成了能与他们平等相处、坦诚相见的朋友。李雪玲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潜能的,而潜能是同人的品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她一直把引导学生培养高尚品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教学之外,更多地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

从踏上南梁这片红色热土开始,李雪玲就没打算离开。年8月,李雪玲的大女儿刚满百天,家人建议她调回离家稍近的学校,方便照顾家,可她却说:“我喜欢南梁,更喜欢列宁学校的教育氛围和学生。”如今,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由于家中老人体弱多病,无人照顾,李雪玲只好将女儿带在身边,白天,她围着班里的大孩子忙碌一天,晚上还要照顾女儿,但她却毫无怨言,经常面带笑容,不说一句累。

付出就有收获,年至今,李雪玲在华池县语数英三科联赛中荣获甘肃省初中数学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全市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她撰写的论文《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速读》杂志上发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实效性的探究》在《新课程》杂志上发表。

回首过去,有艰辛,亦有喜悦。面对鲜花和荣誉时,李雪玲没有骄傲,她说:“虽然工作收到了一些成效,但还远远不够,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这潜力的发挥大部分取决于老师。只要能做孩子们的知心人,教育引导他们成长成才,再大的苦我也能承受。”

赵正明

舍不得那些“求知的眼睛”

陇东报记者李云王博雅

“当时如果我要出去的话,是很有机会的。”在庆城县太白梁乡贾山村的贾山小学,乡村教师赵正明笑着对记者说,“但是,我舍不得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每天早晨7点,赵正明准时出门,身材精瘦的他身着白衣、黑裤,夹着课本,赶往学校,三十一年如一日。

赵正明今年51岁,年大专毕业,曾梦想走遍大江南北的他,脚步却从未踏出家乡,毕业后,赵正明便在家乡的贾山小学担任教师至今。

贾山村地处镇原、庆城、环县三县交界处,距离县城近3个小时的车程,是庆城县较偏远的村庄之一。

“当时呈现在我眼前的贾山小学,是用村里废弃的磨坊改建而成的。每逢天阴下雨,常常是天上下大雨,教室下小雨;学生上课时,麻雀不时地在教室里飞来飞去;冬天,北风呼啸而来,教室四面透风,孩子们冷得瑟瑟发抖……”回想起初为人师,刚来到贾山小学的情景,赵正明依然历历在目。

赵正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他利用课余时间,一边修补校舍,一边找村委会和县、乡主管部门,争取资金,商议维修校舍事宜。最后,在赵正明的四处奔走下,年暑假,县教育局决定拆除原来的旧校舍,动工修建新校舍。

为了赶工期,在施工的一个多月里,赵正明吃住在工地,白天义务帮工队搬卸木料和砖块,晚上坚持住校看管料场,几天下来,手指头全被磨起了血泡。虽然苦点累点,但想到孩子们很快就会有宽敞明亮的新教室,他就毫无怨言地坚持着。

年8月开学的时候,两排崭新的砖木结构平房建成了,孩子们雀跃着奔进他们的新教室。随后,赵正明又带领师生对院坪、花园、树畦等附属设施进行了修整,还购置了部分课桌凳。贾山小学面貌焕然一新,师生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贾山小学的校舍无疑是当时村里最漂亮的房子,也是村民们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许多村民从村子里搬了出去,贾山小学也从最开始的多名学生减少到如今的9名。然而就是这样一所“袖珍学校”,赵正明依然像环绕着村庄的大山一般,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为他们传授知识。

从教31年来,赵正明把一腔热情全部倾注在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上,繁重的家务和照顾孩子、老人的重担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肩上。

由于长年的劳累,身单力薄的妻子不幸积劳成疾。年6月的一天,妻子因严重腹疼并不断呕吐,医院,因放不下快要小学毕业的学生,当天办完住院手续后,赵正明就留下刚参加完初中毕业会考的儿子照顾妈妈,急急匆匆地返回学校,组织孩子们复习应考。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医院打来电话通知我,妻子病情加重,并诱发肠梗阻,药物治疗无效,需马上手术。当我安排好学校工作,医院时,妻子已被推进手术室,几小时过后,主治大夫告诉我,妻子已是结肠癌晚期。我看着面色憔悴的妻子,她却没有一点责怪我的意思……”说到这里,赵正明已泣不成声。

妻子的病情逐渐稳定后,赵正明还是放心不下学生的功课和学校的工作,就找来妹妹代替他陪护着妻子,自己又一次返回了学校。

然而,不幸的是,年12月,妻子的病恶化了,就在妻子去世的前一天,赵正明还在学校为学生上课。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在西安上班,儿子在天津城建大学读书,家中只剩下年过古稀的患病的老母亲,赵正明只能白天坚持到校工作,晚上回家照顾母亲。

这么多年来,赵正明没有因为照顾多病的妻子和母亲或其他家务事而耽误学生一节课,丝毫没有敷衍过教学工作,丝毫没有忘记自己倾心教育的初心。“只要教学点还在,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会继续教下去。”对于赵正明来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春去秋来,学校的代课教师换了一波又一波,教学点的学生越来越少,而赵正明始终留在原地,守护着孩子们。

麻有娟

三尺讲台书写无悔人生

陇东报记者陆洋

她甘心奉献为教育,把教育当成最踏实、最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十一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年华,她就是合水县段家集九年制学校英语教师麻有娟。

年大学毕业的麻有娟终于实现了她儿时的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年底,带着那份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她来到了合水县段家集九年制学校。刚来到这里,她就遇到了难题。“部分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和爷爷奶奶生活,监管比较放松,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麻有娟说。

段家集乡属于劳务大乡,很多人都外出务工,学生的父母经常不在孩子身边,这让麻有娟的内心多了一份责任和关爱。她经常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给孩子们送去关怀和鼓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这些孩子。麻有娟说:“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经常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与他们聊爱好、聊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我会利用闲暇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果说学校是一块人才沃土,那么麻有娟便是这块土地上的辛勤耕耘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她积极探索情境教学法,推广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她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