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腹部外科手术后约60%~90%患者会发生肠粘连,而粘连性肠梗阻又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肠梗阻病例的40%-60%,如何在早期预防和治疗肠粘连成为腹部外科医生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禁饮食、静脉补液、胃肠减压、通便灌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粘连性肠梗阻主要的病机为气滞血瘀,经脉失调,故我们以"通腑活血,通经活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一个原则,四个手段"的治疗方法,经长期观察,本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成功率、缩短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再次手术和术后再梗阻的发生!

中药"内服外敷加灌肠"

汤药内服:我科积累了大量针对各种急、慢性腹部疾病临床效果较好的方药,在辩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对其总结整理,并借鉴赵晓平院长清腹通肠冲剂的研究思路,发展出多种特色方剂,包括通腑活血方、化阑汤、清胰汤1号、2号方等,临证施治,效果颇佳!。

中药免煎颗粒

中药塌渍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重新研究中医外治法,发现采用局部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其疗效显著。我科根据多年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大胆改良后形成中药塌渍联合TDP(特定电磁波)疗法治疗器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减轻肠管水肿,松解粘连,通畅肠道,改善腹部症状,且费用低、无痛苦,疗效确切。

特色灌肠中药方剂:如大承气汤加减、清腹通肠冲剂、通腑活血方、培元通腑汤等

针灸"电针针刺隔物灸"

体针治疗:经络腧穴理论认为胁腹、少腹痛多属肝经病证,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脐以下小腹痛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结合其发病病机,辩证取穴进行针灸治疗,这也是祖国医学中一大特色治疗。

  穴位艾灸、神阙穴隔物灸:艾条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止痛、消瘀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调经等功能,能激发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且可与针刺治疗相结合发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

  穴位注射:此法将针灸理论和现代封闭疗法有机结合,通过针刺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而激发经络和穴位来调整并改善机体机能和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发挥调畅气血、恢复生理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全息耳穴疗法"耳针和耳穴埋豆法"

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王不留行药粒有行血通经的功用,且为非穿刺性取穴,见效甚快、方便经济、绝对安全、患者容易接受。

耳穴埋豆法

物理疗法"磁疗+TDP"

穴位磁疗: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用磁场代替针灸,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痛点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将磁场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作用于人体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结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体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特定电磁波治疗(TDP):利用电磁波对患者的疾患部位进行照射已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方法,其具有消炎止痛、止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身体机能等作用,常用用于外科术后伤口愈合、局部疼痛,同时对于各种急、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患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腹部按摩:腹部按摩可以预防肠粘连和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在伤口基本愈合后可进行腹部按摩,可起到行气消食、消食化滞、清热解毒、利肠道的功效,进而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杀手锏"

当保守治疗无法有效的缓解病情,手术治疗成为了现阶段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最后选择。腹腔镜微创性手术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腹腔内的剌激和污染进而减少术后再次形成粘连,且可较彻底的探查腹腔内散在的粘连灶,降低再次手术的几率。

因此,早期预防肠粘连,采取正确的干预方式,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经过一年的不断努力,我们不断完善和规范整个诊疗过程,将现代治疗手段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从多方面、多层面着手,以多种手段和方法预防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未来,我们将进行更大推广和应用,打好粘连性肠梗阻的"攻坚战",为更多患者服务。自此,我们开启了"粘连性肠梗阻"多元化、规范化治疗的新纪元、新篇章。

陕医院

电话咨询

推荐专家

预约挂号

预约四维

预约住院

院内服务

救护车服务24小时

-

长按

我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
白癜风的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