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患者吸氢后获得良好效果(2)

该患者入院时血清胆囊癌相关肿瘤标志物CA19-9、AFP和CEA均明显升高(分别是参考值上限的2倍、1.8倍和8倍)。吸氢治疗1个月内这三个指标均没有下降,肿瘤标志物AFP甚至超过了入院时的水平,但1个月后这些肿瘤标志物水平迅速下降,并且在2.5个月后全部下降到正常参考范围内。

吸氢治疗前胆囊、肝、腹腔淋巴结和胰头肿瘤的直径之和为12.2厘米;吸氢治疗1个月后,肿瘤直径总和为16.7厘米(比治疗前增长37%,为疾病进展),此时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肠梗阻,对其进行胃肠引流减压和静脉营养支持;吸氢治疗2.5个月后,肿瘤直径总和为12.9厘米(比治疗前增加了6%)。患者肠梗阻好转,恢复正常饮食。

吸氢治疗6个月后,由CT成像可知肿瘤直径总和为8.1厘米(比治疗前降低了34%,为肿瘤部分萎缩,图9)。氢气治疗初期疾病进展乃至出现肠梗阻,跟之后的快速恢复相比,可以称为“假性进展”,这些与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lldeath-1,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期间出现的假缓解反应模式高度相似。

“假性进展’是指在治疗开始时原始病变的增加或新病变的出现,在继续治疗后减少。这种现象首先在黑色素瘤患者观察到,随后在其他癌症中也有报道。这种现象的机制可能是在免疫治疗过程中,杀伤性T细胞浸润肿瘤,导致水肿和坏死,故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直径变长。

对患者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发现功能衰竭的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明显:吸氢前2周患者的功能衰竭的杀伤性T细胞的占比为46.8%,6个月后降为31.3%,9个月后降为27.6%。癌症患者的杀伤性T细胞功能衰竭会使T细胞失去抗肿瘤功能,因而功能衰竭的杀伤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代表预后不良。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此类T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功能受损。

氢分子可通过刺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y辅因子-1a(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ycoactivator-1a,PGC-1a),积极调节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呼吸作用、热量的产生和糖异生,因此可以增强和改善线粒体的活性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文章摘自《氢分子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