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科大二附院普外二科王玉龙介入治疗团队成功为一位80多岁的医院首例“DSA引导下肠梗阻导管植入术”,填补了我院介入治疗在肠梗阻治疗领域的空白。

八十多岁患者的张老先生在外院诊断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之前选择保守治疗,三天后腹痛、停止排气等肠梗阻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导致肠道扩张严重,膈肌上抬,呼吸困难。外院建议急诊开腹手术解决肠粘连肠梗阻问题,由于年纪大,风险高,家属排斥开腹手术。

转入河科大二附院普外二科病区后,急查患者腹部CT后,明确梗阻位置,王玉龙团队决定予以肠梗阻导管介入引导下治疗。术中与患者交谈中安抚老人紧张情绪,顺利予以扭转粘连的肠管复位,并于介入下行肠排列,术后第一天患者排气,第二天开始排便,目前梗阻腹痛症状基本解除,恢复进食。

肠梗阻导管介入治疗,无需开刀、麻醉,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将为更多胃肠道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肠梗阻导管介入治疗特点:

01

可用于术前及术后的肠管减压。大多数单纯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留罝导管5?7日梗阻解除后即可拔管。

02

针对术后容易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例,可在外科手术中作为肠道内支架(肠排列)导管,在术后的数日至3、4周的肠管走行稳定为止的期间内进行留置。

03

用于小肠深部的造影检查,便于医生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04

晚期肿瘤性梗阻病人应用肠梗阻导管可以进行小肠减压、肠内营养、药物灌注治疗等。

科普小贴士: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或解除肠梗阻症状,往往会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一个环节。传统的胃肠减压管只能下入胃腔,对于低位小肠或大肠梗阻的减压效果非常有限。现在有了新型的长型肠梗阻导管,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胃管的不足。新的长型肠梗阻导管分为经鼻和经肛两种类型。

医生办:

护士办:

(王主任)

供稿:普外科二病区

编辑:张芦

责编:牛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